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恩慈良善 勞苦愁煩』思母恩

五月康乃馨飄香,紅粉嬌美的花朵,讓人倍感~思母恩、念母情、懷母愛!
感謝王弟兄提供思母恩的生命見證:
『恩慈良善 勞苦愁煩』紀念我的母親
作者:
王春林(Peter Wang) 

母親姓宋, 名淑範, 民國前三年(1908)出生, 該是前清朝的人, 所以她自幼纏足, 到了民國政府時代, 解除了這個惡風俗, 可惜為時已晚, 母親的小腳已經成形了, 成為她一生的痛苦與不便。
母親家住河北省新城縣高碑店的東雙舖頭村, 從小指腹為婚, 後來嫁給了這位桀驁不馴, 卻心有大志的少年, 那就是我的父親 王鳳崗。

父親出外苦讀, 在家中的童養媳自然有做不完的家事, 直到父親學成回鄉, 開了一間洋學堂, 家境才得好轉。
洋學堂與私塾最大的不同是, 課程講求實用, 比方說: 為了破除迷信, 父親就帶了這批初中生到廟裡, 父親自己以身為教, 用土槍把佛像打成坑坑洞洞, 證明它不是法力無邊, 此外, 一些簡單的物理及化學實驗, 也讓學生茅塞頓開。

父親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學到了活的知識, 心智啟開, 讓他們的父老刮目相看, 在地方上成了被人敬重的人士, 而當時才不過二十出頭而已。

然而, 好景不長, 民國二十六年(1937)蘆溝橋事變爆發, 日本軍人開始明目張膽的侵略我國, 華北首先淪陷, 鄉民人心惶惶, 但也無處可逃, 父親就以校長為掩護, 暗地裡組成大刀隊, 以游擊方式與日軍周旋, 打了就跑, 讓日軍視青紗帳為畏途,
這就是父親投筆從戎的開始。

民國38年(1949), 儘管各地國軍失利, 父親的鐵三角仍然堅定, 可是到了年底, 傅作義突然投共, 平津保專區空門大開, 父親想起自己的處境, 非逃不可, 匆忙派人下鄉找他母親及么女, 可是地方秩序大亂, 竟找不著, 父親不得已, 只好帶了全家及不超過十個隨從, 急奔北京, 到了機場, 共軍的迫擊炮已經打到跑道了, 飛機緊急昇空, 應該是北平飛出的最後一架飛機了。

輾轉經過上海, 這個小小的難民團在民國39(1950)年初, 乘船來到台灣, 暫時住在台北市杭州南路。
那時由於衛生條件差, 喝水要在巷口買, 用的是熱水瓶, 由於老大身體差, 這個重擔就落在老二身上, 粗心又樂天的他努力以赴, 但常常打破水瓶, 母親心痛不已, 深知這群養尊處優的子女, 可有她調教的了。

海南是中國唯一的熱帶地區, 有各樣的奇花異果, 孩子們可有的玩的了。
有一次, 父親到榆林視察, 老二及老三不知吃了甚麼果子, 中了毒, 全身發黑, 呼吸困難, 母親急壞了, 軍醫也束手無策, 好在當地一位鄉紳與父親熟識, 及時送來解藥, 才在九死一生中把他們救了回來, 母親益發擔心, 成天盯緊每一個孩子。

父親馬不停蹄地巡迴各地,
冒險給一位舊識寫了一封信, 託他打聽他母親和么女的下落, 以及最近共黨對他的態度, 是否仍然決不容存。
父親所沒有想到的是,
這位舊識這時已經投共了, 這封信到了他的手裡, 成了他立功邀賞的寶貝, 把信交給了黨政單位, 共產黨又故意把它透露給台灣, 借力打力, 藉機把眼中釘除掉。
果然不久, 一天晚上, 保安司令部派人把父親抓走了, 判了終生監禁-----不是無期徒刑, 沒有什麼減刑或緩刑的機會, 永遠不會放出來了。
母親雖然不識字, 但卻勇氣十足地想要搭救父親, 她知道唯有求助於蔣夫人, 爭取一次法外施恩, 或許有救。
暑假時, 她就帶我們五個孩子到婦聯會去, 站在門口街邊, 伺機請願, 但苦無機會。
我們全家就這樣, 一有空就出動, 直到衣衫漸殘才止, 因為母親不要我們像乞丐, 免得我們失了志氣。

母親帶著我們一家五口, 生活頓失依據, 每天吃糙米粗菜, 記憶最深的是蘿蔔絲炒蝦皮和空心菜, 全家人吃得牙齒黑黑的。
1953年初, 有人落井下石, 一天晚上, 有個政府官員帶了兩個警察, 前來逼宮, 命令我們全家一週內搬出去, 我們小孩都嚇壞了, 唯有母親毫不慌張, 早料到如此, 畢竟我們罪人家屬, 何能住在台北中山北路一段這首善之區呢?
一週之後, 那人又來了, 破口大罵, 還踢破了大門, 母親自知無處可訴, 只好連夜收拾舊桌床椅, 箱子鍋盤, 雇了一輛鐵牛車, 一家人浩浩蕩蕩地搬去我們的新家。

所謂新家是一間破舊的竹泥屋, 樑柱全是竹子, 上舖薄瓦, 牆壁也是竹片, 抹上泥巴和稻草, 門窗破舊, 勉強能避風雨而已,位在龍江街底, 四周空無人居。緊鄰一片小丘, 上面全是亂墳, 當初可能是守墓之人的棲身之所,小丘北邊有一條小溪, 其中魚蝦無數, 成了我們這群孩子們的遊戲天堂。

母親無奈的落戶在這荒郊, 舉目無親, 無以為生, 只好在不遠的路口, 靠法商學院的圍牆邊搭了一扇草棚, 賣些香煙糖果維生。
一天, 來了一群警察, 說有人告了母親, 說她的攤子妨害交通, 必須拆除, 母親拗他們不過, 只好由他們拆掉。
這些人走後, 母親正茫然呆坐, 過路的人看不過, 大家七手八腳的又把攤子搭了回去, 當中竟有兩個早先來拆攤子的警察, 換了便服回來致歉。
如此, 水來土掩, 警察也束手無策, 最後只好主動幫母親, 在菜市場找了一個攤位, 於是母親在菜市場賣起豆腐來了。

母親賣豆腐比別人辛苦, 因為她是小腳, 市場又遠, 走來十分吃力, 一些賣不完的須要拿回家處理保鮮, 所以她撿了幾只空魚箱, 釘在一起, 底下裝上四個玩具車的輪子, 就成了她的謀生工具。
每天清晨, 她推著這小車出門, 吱嘎做響, 成了我的起床號, 有時起得早, 可以在迷濛晨霧中看見她漸漸遠去的身影。
一個初夏的早晨, 母親推開前門, 矇矓的曙色中有一隻巨獸在樹下吃草, 她定睛一看, 原來是一匹小馬, 見門開了, 竟走進院子來吃草,她趕緊把門關上, 把我們都叫起來, 說: 「過來, 看媽給你們撿了一匹小馬。」我們一家大小高興得幾乎忘了上學。

那個暑假無疑是我們的黃金歲月, 我們天天牽著小馬去吃草, 沿著鄉間小道, 過小橋, 上小丘, 一路蹓下去, 直到農村, 有時走遠一點, 能到松山機場, 看飛機昇空降落, 就是一次半日之遊了。
有時, 利用路邊的矮牆或木樁, 我們能騎上馬背, 心中想像著自己是牛仔, 不時拔槍射敵, 成了附近鄰居小孩的偶像, 如蒙我們恩準, 讓他們也騎上一騎, 就高興得晚上睡不著覺。每天傍晚, 母親煮好晚餐, 就到橋頭呼叫我們回家, 她臨窗看我們騎馬的英姿, 回味自己的童年, 倍感幸福。
但,她也從我們的歡樂中想到失馬之人的痛苦, 次日, 就到警局報了案, 請他們尋找失主。

開學後不久, 一天下午, 一位外國人由警察陪著來到我家, 警察說明來意, 原來他就是小馬的失主, 母親只好把小馬還給他;不過要請他再等一小時, 直到每個孩子都回到家, 好跟小馬說聲再見。

母親的生意漸有起色, 但那間陋屋腐朽得更快, 漏雨處愈來愈多, 天花板像一幅幅的地圖, 每逢下雨天, 家中的鍋碗瓢盆都拿來接水, 總是不敷使用,有時母親不禁長嘆, 在叮咚坐響的滴水聲中, 就像一首悲嗆交響曲的前奏, 而它的高潮就是驚心動魄的颱風之夜, 狂風暴雨掀動著屋頂, 可以看見天花板上下起伏, 風從牆壁的隙縫中吹進來, 颼颼坐響, 令人脊椎發涼, 所幸每次總能在收音機的廣播劇或音樂小品中安然渡過。

1958年夏天, 在一陣午後雷雨中, 屋頂突然裂開, 舉目可見一片煙雨, 雨水像瀑布一樣狂洩而下,母親無奈, 只好向鄰居舉債, 她怕讓孩子們知道, 失了志氣, 每次都叫最小的孩子照著一張範本抄寫借條, 直到老大開始做事, 斷斷續續不曾停過。

1959年初, 母親臉上有了一絲笑容, 原來父親因病要出獄治療, 母親以為事有轉機, 或許能被放出來也未可知~。
三月初, 她到獲准到醫院探視, 回來後, 笑容轉為陰霾, 原來父親得了胃癌, 已經是末期, 人已經昏迷不醒了。
不久, 父親就死在醫院, 母親用一口薄棺, 三夾板釘的, 火化了父親, 她自此不禁思索生命的意義, 因而信了耶穌。

父親死後只留下一本記事簿, 寫了他一生戎馬生涯以及最後事件的始末, 希望有一日沉冤得雪。
母親知道年幼的子女不會理解, 而因此懷恨不平, 耽誤了學業, 所以把它深鎖在一只小木箱裡, 那就是她的保險箱, 當然其中有她做生意的一點積蓄。
有一天, 她發現土製的保險箱被動了手腳, 錢少了一些, 但她最擔心的是, 父親的手札是否被孩子們看了, 尤其是那幾個小的。
到了晚上, 她
嚴肅的召我們到廳裡, 嚴厲地責問有誰偷開了箱子, 老二及老三俯首承認了, 母親再三追問他們以及別的孩子, 確定沒人偷看父親的手札, 才放下心。
但她滿佈皺紋的雙手撫在木箱上, 微微的顫抖著, 在微弱的燈光下, 多麼像家中養的那隻老母雞在遇到鷹襲時, 保護小雞而下垂的雙翅啊。

民國53年(1964), 春節過後, 母親上工開市的頭一天, 時近中午, 她覺得頭暈, 坐下以後, 頭更暈了, 竟摔倒在地上, 人事不省, 鄰攤趕緊雇了一輛三輪車, 送母親到台大醫院, 三個小時後, 不幸病逝於急診室。

在親友的幫助下, 子女們把母親葬在台北警察學校後山的河北公墓, 幾乎在最高的一層, 因為是最後的一塊地, 雖然登臨不易, 但附近樹木蒼鬱, 林相極美, 父母親也能合葬一處, 想應是他們的心願罷。

母親一生勞苦愁煩不斷, 但她為人恩慈良善, 無論機遇順逆, 她勇敢面對, 把每天渡過得恰如其份。
雖然從壯烈輝煌落入平凡卑微, 但冥冥中把她安放在一個高處, 做為紀念。

她一生敬畏神,成為我們後代子孫的榜樣和祝福。

後記
民國97年(2008年) 父母親奉厝美國加州山明水秀的洛杉磯玫瑰崗,也成全了兒孫的心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