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伴孩子面對灞凌事件

5/20週六,感激托倫斯靈糧堂 廖和健長老教導我們如何
【伴孩子面對霸凌事件】

開始前,我們的同工陳雅馨姐妹(Crystal)今年神學院畢業。她以滿心的感激和興奮,與我們分享神在她身上偉大奇妙的作為。
她說她感謝主!讚美主!認識主耶穌,是她一生蒙福的印記。
今天她能完成神學課程完全是神的祝福,超乎她所想所求!
內心常常感到驚歎!時時心裡滿了感恩。
她經歷了神在我們沒有的時候,祂已為我們預備了美好的宴席在等我們~。
她總能安靜享受神的恩典,享受每一個美好的經歷~~。
讚美主!
(很抱歉!後面的投影太亮,把每個人的影像都照得模糊不清。)
洪師母歡迎 & 介紹廖和健長老~~~。

教養孩童,使他(們)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們)也不偏離。(箴 言 22:6)

【何謂:霸凌】
“霸凌”是音譯英文“bully”一词,指恃强欺弱者、恶霸,中文音译同时也兼具了意义。
霸凌是一种有意图的攻击性行为,通常会发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对称的学生间。
较常被接受霸凌的定义是挪威学者Dan Olweus的定义:「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
(下圖:廖和健長老)

霸凌之性质
霸凌并非为偶发事件,而是指长期性,且多次发生的事件。通常被霸凌的学生,会不只一次地被欺负;霸凌会是以多种形式存在。
如:暴力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辱骂、嘲弄、恶意中伤)、社交霸凌(团体排挤、人际关系对立)、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电子邮件、部落格、BBS等媒介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
範圍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
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

霸凌:发生的场合
霸凌在许多种情况下都有可能发生。
但主要是发生在当成人无法注意到每一位学童的时候:
1、上下学途中
2、午休时间及课程休息时间
3、体育课时间
4、放学后
5、在厕所中
6、有些学校会有校车,所以有时在校车上也会发生。
另外有些学生报告指出,有时在课堂上也会发生霸凌事件,当老师的注意力放在大部份的学生上,而忽略小部分的学生时发生。

暴力霸凌
暴力霸凌,系指是霸凌的一种,同时也是对学校、受害者最具有伤害力的形式。
暴力霸凌发生的形式如下:
 1、在同校中发生:此种情况在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及同一年级时皆可能发生。
2、在不同校中发生:暴力霸凌有时会出现不同校的学生间发生,也有可能为高中生霸凌国中生,国中生霸凌高中生。
这种情况虽然比在同校中发生的少,但多数发生时皆会造成严重伤害事件。
3、社会介入:在所有的暴力霸凌情况中,以校外社会青年介入霸凌事件对校园的伤害最为严重。因此,校方需与警政单位配合,积极杜防。
另外,国内学者发现:学童年龄在13~18岁之间时,出现暴力霸凌的频率远高于其它年龄层。因此,国中、高中/职之老师需特别注意学生之霸凌行为。
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又称校园欺凌或校园暴力,指个人在心理、身体和言语遭受恶意的攻击,且因为欺凌者与受害者之间的权力或体型等因素不对等,而不敢或无法有效的反抗校园霸凌的欺凌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透过对受害人身心的压迫,造成受害人感到愤怒、痛苦、羞耻、尴尬、恐惧,以及忧郁。
校园霸凌不只发生在校园,因同侪而起的校园霸凌也可能发生在校外,甚至在互联网上。随着科技进步,即时通讯软件、网络论坛、BBS、部落格等交流平台也成为霸凌事件的发生场所,欺凌者藉网络或电信设备以文字和多媒体长期、反复攻击受害人,称为网络霸凌。

霸凌的危害及应对之道 (ㄧ)
霸凌是一种反社会行为,通常会造成受害人心灵创伤、扭曲,也会造成课业成就低落、人际疏离,甚至有可能逼迫受害人产生报复性攻击行为,或使受害人转而霸凌他人;对加害人也有一定影响,这些加害人成年后的犯罪率、酗酒现象比例相当高,具加害人特质的男性加害人有60%在24岁以前犯罪,非加害人特质的男性加害人则只有23%。
霸凌的种类包含肢体霸凌、言语霸凌、关系霸凌和非直接霸凌4种。在受害者分析上,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体霸凌,女生受言语霸凌或性骚扰的比例较大。

霸凌的危害及应对之道 (二)
霸凌对受害人造成的后遗症相当多,包括逃家、逃学、出现慢性疾病、自杀和饮食不正常等,并且会造成自尊降低、时常焦虑不安、悲观思维与高度渴求关怀心理。
其中有些受害人长大后会转变成加害人,这些同时是受害人和加害人的学生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也比单纯的加害人或受害人高。
霸凌行为得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重视,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注意他们可能发生的情绪变化,并且及时查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妥善解决相关事情。社会上面要多关注儿童,多举办公益性的活动,得到他们的认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8/19週六東區還有一場,敬請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